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學院團委堅持問題導向,将社會實踐與學科競賽、思政項目等相結合,經個人申報,共組建了13支隊伍開展2025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内容飽滿,多家中央媒體對我院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成果予以報道,充分展現了我院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關注社會熱點、助力社會發展的良好風貌。
《湖北師大智媒領航實踐隊:新媒體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在高校青年化闡釋效果何以提升?》發布于“學習強國”學習平台,發布時間為2月13日。學院“智媒領航實踐隊”從1月20日起,利用“朋友圈”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調研。實踐隊由學生黨員和院團委宣傳部學生幹部組成,他們查閱大量資料後設計問卷,面向大學生群體線上線下發放回收,還對大學生、高校教師和新媒體運營人員進行訪談。調研發現,調研發現,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認知差異大,主動關注和深入了解程度不足;新媒體平台在傳播中利弊共存;近七成學生認為“青年化闡釋”很重要,但存在傳播形式單一等影響因素。基于調研結果,學生期望結合熱點闡釋、邀請青年榜樣參與、優化推送機制、加強平台協同。也對學校宣傳隊伍提出開發優質資源、舉辦多樣活動等建議。此次調研呈現了現狀、問題和學生期望,為提升黨的創新理論在高校青年化闡釋的傳播效果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方向指引。
《暑期支教的實踐續篇:湖北師大學子探尋當前鄉村教育現狀與學生素質成因》由中國日報網于2月14日發布。此次實踐活動中,學院“化愛前行實踐隊”于1月17日起,在各自家鄉所在地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調研。隊員們以鄉鎮及以下級别的小學、初中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政策文件、學術論文等資料,精心設計問卷,面向學生監護人、教師等多群體,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最終收集到5184份有效問卷和163份訪談記錄。調研結果顯示,鄉村學校學生素質整體良好,但綜合素質存在分化差距。學業成績分化,英語學科薄弱;品德表現良好但有提升空間;實踐能力有待增強;心理健康問題需關注;身體素質參差不齊;校園關系總體和諧但存在問題。影響學生素質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對此,受訪者和實踐隊成員提出優化課程設置、提升教師素養、加強家校協同、豐富學生活動、合理引導新媒體使用等建議。
據悉,自學校2025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以來,我院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從宣傳動員、立項申報、實踐培訓到教師配備、團隊指導等各個環節,均進行了周密安排,引導青年學子結合專業特色,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下一階段工作中,學院将持續深化社會實踐育人體系建設,搭建更多元化的實踐平台,激勵青年學子在實踐中踐行使命擔當,在社會實踐中彰顯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