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學院于教育大樓報告廳召開2025年“挑戰杯”競賽動員部署暨學生課餘科研指導交流會。副院長王娟、青年博士劉鄭、徐應生出席。輔導員郭先哲主持會議。22級和23級參加課餘科研學生、2024年暑期社會實踐隊隊長和24級學生代表近500人參加會議。
會上,郭先哲首先介紹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基本情況,對參賽資格與作品申報要求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挑戰杯”傳統賽道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和科技發明制作三類,需要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合适賽道參賽并盡早根據要求準備作品。并對專項賽道和學工職能部門負責的其他學科競賽或項目進行了介紹,鼓勵同學們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多角度、多渠道參賽。
王娟對化學學科類競賽進行了介紹,她指出,大學生學科競賽是指高等教育階段的普通高等學校組織的各類學科競賽,區别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競賽,參加學科競賽可以提升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和競争力、助力升學與就業。并對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設計大賽等國家級賽事和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等省級賽事的參賽要求、參賽條件、備賽準備等進行了介紹和解讀。通過列舉過往學院在各類競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的例子,鼓勵有意向的學生提早準備、積極參加。
劉鄭博士從什麼是課餘科研講起,給出了參加課餘科研的“九大理由”。對如何加入科研實驗室?劉鄭給出了确定你感興趣的學科方向、尋找合适老師、聯系老師“三步曲”,并就如何做好課餘科研給出了要保證學習成績、摒棄功利之念、保證科研實驗的時間、定期閱讀相關文獻等建議。徐應生博士以《“由淺入深”的上分之路》為題為全體學生做分享,提出本科生做科研的三種境界:初出茅廬、嶄露頭角、登峰造極。鼓勵同學們早做打算,珍惜時光,以掌握更多的技能手段,鍛煉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智商與情商,獲得導師的背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