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應學院邀請,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教授來我院開展學術交流,并對中青年教師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開展指導交流。交流會由院長殷國棟主持。
交流會上,劉義教授首先介紹了該團隊在功能納米材料及其生物效應等領域開展的一些工作進展,對我院相關研究方向科研團隊提出了指導意見。在随後的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驗交流環節,他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流程和評審标準,強調了項目選題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他指出,一個成功的科研項目不僅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學問題,還要有創新的研究方法和潛在的應用前景。他分享了自己在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包括如何撰寫高質量的項目申請書、如何合理規劃研究内容和時間安排、以及如何有效應對評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劉義教授還特别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個成功的科研項目往往需要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他鼓勵在場的科研人員積極尋求合作夥伴,通過團隊的力量來提升項目的競争力。此外,他還就如何提高申報成功率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他建議科研人員在申報前要充分了解基金委的資助政策和研究方向,在撰寫申請書時要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确保研究内容的連貫性和可行性。
交流會最後,劉義教授與在場的中青年教師進行了互動,耐心解答了大家在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他的熱情分享和專業指導赢得了在場教師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評價。
劉義教授是應學院邀請參加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周期性合格評估評審會的前夕,專門抽出時間與學院教師作上述交流的。
專家簡介:
劉義,男,1970年出生,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天津市領軍人才、廣西壯族自治區八桂學者、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1988-1997年武漢大學化學系本碩博連讀,1997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7月起在武漢大學任教,2001年破格晉升為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晉升為三級教授,2013年于武漢大學晉升為二級教授至今(期間:2016年12月--2021年2月任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2020年11月--2024年9月任天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24年7月至今任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主要從事功能納米材料及其生物效應、靶向藥物和藥用材料、藥物對細胞和線粒體的調控作用、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安全973專題等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廣西區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同時,獲湖北省首屆創新創業人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武漢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湖北省青年科技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