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 我院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系列活動紀實

發布者:3044永利集团發布時間:2024-08-25浏覽次數:807

青年學子下基層,青春聚力正當時。為引領廣大青年以實際行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今年暑假伊始,我院團員青年和指導老師組建的14支實踐團隊奔赴各地開展“三下鄉”“返家鄉”暑期社會實踐,他們将報國之志化為青春行動,用實際行動诠釋着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服務地方發展的浪潮中釋放青春動能,讓學生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取得良好效果。

主動思考、主動謀劃、主動作為,全力提升社會實踐活動覆蓋面、參與度、影響力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自5月中旬始,學院就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廣泛動員和宣傳,充分發動各方資源,先後開展調研報告專題培訓會、社會實踐活動專題培訓會和暑期社會實踐動員大會,邀請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作經驗分享,指導暑期社會實踐組隊及立項工作。最終我院共組建了14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其中省級立項團隊2支,10餘名教師參與社會實踐團隊指導工作,還有不少同學以“返家鄉”活動和分散活動的形式自願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安陸實踐先鋒隊被團省委立項為省級重點項目團隊;徐應生博士指導的“長江小水滴考察隊”和“長江綠途先鋒實踐隊”同時入選由團省委指導、共青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委員會主辦的“美麗中國 青春建功”長江大保護專項活動重點實踐團隊,這也是我校唯一入選的2支團隊,總體規模實現曆史性突破。

圖為學院團委召開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動員會,輔導員郭先哲作動員講話

圖為學院團委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隊員面試選拔

圖為星火築夢小分隊組織開展第一次集中培訓

展現形象、傳遞力量、彰顯風采,在火熱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各實踐隊主題明确,圍繞理論政策宣講、國情民情調研、高質量見習實踐、服務地方發展等方面,開展公益支教、志願服務、實地調研、學習考察。各隊伍結合專業優勢,統籌計劃,合理安排,走進基層,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唱響青春力量的時代強音。

守護綠水青山,助力生态環保良好生态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院三支實踐隊圍繞“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開展了社會實踐。長江小水滴考察隊聚焦“生态長江”主題,通過對黃石市環長江工業區的上遊、下遊等水域進行水樣采集,對水樣進行檢測對比,分析潛在的污染擴散趨勢并提出防治建議,目前已完成相關實驗。長江綠途先鋒實踐隊聚焦“科普長江”主題,宣講長江大保護知識,宣傳長江曆史與文明精神、長江保護法等知識,已走進黃石市多個社區面向小朋友們進行宣講達10餘次,并建立了“科普長江錄”微信公衆号進行線上推廣。化心實踐隊聚焦土壤污染問題,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居民對土地污染問題和土壤污染危害的了解程度,并向居民普及土壤污染相關知識和宣傳綠色農業知識。各實踐隊展現了化學類專業學生将自身的所學應用于社會實踐的良好風貌。

圖為長江小水滴考察隊全體隊員在長江取水樣時拍攝的合照

圖為長江綠源先鋒在黃石港區黃印社區宣講與小朋友的合照

圖為化心實踐隊隊員使用精密試紙測定土壤采集土壤的pH

助力愛心支教,呵護兒童成長立足師範專業特點,今年學院組建3支實踐隊前往社區、鄉村小學開展暑期學堂、愛心托管、七彩假期等支教類實踐活動。逐夢同行實踐隊和星火築夢小分隊以我院學生為主體,分别前往陽新縣黃颡口鎮中心小學和官塘小學,共為266名小學生提供愛心托管,支教隊在提前了解了當地孩子的學習、家庭及生活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課表,開設了智識啟迪、心靈成長、自然奧秘、人文藝術和活力運動等多樣化的課程,以期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收獲。化愛前行實踐隊前往黃石港區萬達社區和黃印村社區舉辦暑期公益托管班,組織開展“大手拉小手”結對幫扶活動,為社區兒童打造“多彩課堂”,滿足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解除家長的後顧之憂。追夢實踐隊則在這兩個社區面向小朋友們開展理論宣講和有關化學的科普宣傳,把“大理論”轉化為“小故事”,宣講内容“接地氣”、受歡迎。各位隊員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上好師範生的“一線專業課”,在暑假課堂中共同成長!“這份陪伴如若能讓孩子們相信拼搏的意義,那麼,我們當下所做的事,就值得被銘記。”逐夢同行實踐隊隊員龍鑫說。

圖為星火築夢小分隊帶領小朋友們展示扭扭棒制作眼鏡

圖為逐夢同行實踐隊在曆史課上向孩子們介紹秦始皇兵馬俑

圖為社區的小朋友們在化愛前行實踐隊的志願者指導下動手體驗科學小實驗

圖為追夢實踐隊隊員給小朋友們介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

安陸研學促成長,多彩課堂在路上7月20日至24日,由我院15名師生組成的安陸實踐先鋒隊走進安陸市,在當地文化與旅遊局的支持幫助下,圍繞紅色熱土、詩仙李白、生态旅遊、企業調研四大主題,隊員深入紀念館、博物館、風景名勝地、工業園區進行參觀學習,走“讀”城市印記,接受優秀文化熏陶,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實踐隊聚焦“安陸生态旅遊建設現狀和未來發展”和“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和化學化工類企業對學生的能力需求”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獲得第一手資料。

圖為安陸實踐先鋒隊在李白村開展實地考察和訪談調研

圖為安陸實踐先鋒隊走進湖北金祿科技有限公司參觀學習

走訪調研入基層,凝心聚力獲真知感知禁毒之聲實踐隊、鄉村文旅築夢隊、快樂學習實踐隊等6支隊伍通過“返家鄉”分散調研的形式開展社會實踐,主題涵蓋基層服務治理、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與創新多方面,緊扣大學生兼職、禁毒宣傳、“雙減”政策實施等當今社會發展熱點話題展開調研,實踐隊員走進社區、村組、街道、學校等地,廣泛聽取各類人群意見,以确保數據來源的廣泛性和代表性。目前各實踐隊正在整理數據,以期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一次次調研活動,讓我們真切看到了全黨全國為鄉村振興付出的努力。和我一樣,許多調研員歸來後都表達了鄉村振興壯舉帶來的震撼與感動。我們每個人都很普通,但當我們為共同目标而努力時,這種磅礴之力令人震撼。”鄉村文旅築夢隊隊長詹嘉文說。

圖為快樂學習實踐隊員與學生家長訪談

圖為快樂學習實踐隊員在托管機構進行“雙減”政策宣講

圖為薪火傳承實踐隊隊員進行訪談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凝聚力量,線上線下齊發力使宣傳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本期暑期社會實踐得到實踐單位與鄉鎮社區高度評價,受到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受外界廣泛關注與支持,化院青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唱響青春力量的時代強音。據統計,截至目前我院在校外媒體發表的新聞稿件共計32篇,覆蓋了“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教育報(客戶端)、中國日報網、未來網、湖北日報(客戶端)等10餘家國家級、省市級媒體。星火築夢小分隊、化愛前行實踐隊的工作分别受到了黃石日報、東楚晚報的記者采訪和報道。校團委網站、“湖師青年”微信公衆号等校内媒體也多次對我院社會實踐的開展情況進行推送,為我院“三下鄉”工作的進行給予了良好的輿論支持。

學院本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受到的部分主流媒體的報道截圖

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在總結前幾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化院學子與人民群衆更為廣泛接觸、深入了解。通過此次活動,化院學子真正做到了在實踐中感悟真理、提升自身素養,充分展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 CopyRight 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黃石市磁湖路11号 電話:0714-6515602 郵編: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