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抓好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激勵大學生志願者熱心投身社會服務,切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少年兒童群體的關心關愛,我院星火築夢小分隊于7月13日起前往陽新縣官塘小學開展為期3周的暑期支教活動,為官塘村73名小學生開設暑期公益課堂,在假期為青少年提供腦、心、手結合的公益學習機會,讓孩子們在邊學、邊做、邊思考的情境中成長。除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教學外,還開展了主題思政課、經典誦讀、人文藝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走進青春期及科學實驗課。支教隊共14人,以化學專業學生為主體,同時包括數學、外語、美術、法學等多個專業的大學生,指導老師為輔導員郭先哲。
近日,“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中國日報網、未來網、人民日報客戶端、東楚晚報、湖北日報客戶端及校院級媒體均對以上工作進行了報道。
文章全文如下:
湖北師大星火築夢小分隊走進鄉村小學支教:努力做孩子看向世界的引路人
作者:郭先哲、張靜玥、蔣巧巧
為了充分抓好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激勵大學生志願者熱心投身社會服務,切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少年兒童群體的關心關愛,3044永利集团星火築夢小分隊于7月13日起前往陽新縣官塘小學開展為期3周的暑期支教活動,為官塘村73名小學生開設暑期公益課堂。隊員們由剛來到這裡的陌生,到現在的熟絡,由剛走上講台的生疏,到現在的自信,團隊成員早已習慣了老師的身份,熟悉了備課流程。對于團隊成員來說,利用暑假實踐,在最好的年紀,做了一件熱情澎湃的事情。
圖為支教隊全體成員的合影 王宇欣 供圖
支教隊以化學專業學生為主體,同時包括數學、外語、美術、法學等多個專業的大學生。支教團隊提前了解了當地孩子的學習、家庭及生活情況,在此基礎上開設了思想鑄魂、學業輔導、心理關愛、科普宣傳等多樣化的課程,以期給孩子帶去更多的收獲。支教隊隊長之一張靜玥說:“我們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課程,提供給孩子更多看世界的角度。”老師們以課堂為載體連接學生,用知識傳遞能量,用心靈感受溫度,點燃少年兒童的青春夢想,努力做孩子看向世界的引路人。
思政課堂:讓家國情懷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支教老師開展“中國有了共産黨”“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生活離不開規則”“弘揚優秀家風”“我們的夢想”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将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圖為支教老師講解“我的夢想”主題思政課 孫秋爽 供圖
在課堂上,支教老師們借助新媒體技術介紹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講述革命先烈、先進模範和時代楷模的事迹,詳細介紹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曆史進程、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新時代“兩步走”等内容,帶領小朋友們在遊戲中體驗規則的重要性,依靠生動的品德故事講述和明确的良好行為引導培養孩子們的道德品質……孩子們在笑聲中、在“沉浸式”洗禮中學到知識,讓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在兒童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課業輔導:讓學習更有趣味
暑假開啟後,不少家庭都遇到了孩子作業輔導難的問題,為此志願者耐心給孩子們輔導作業,傳授解題方法,幫助他們理順每日學習計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我有一道題不會,請您幫我看一下!”,在課業輔導課程上,同學們或是在認真自習,或是在寫暑期作業,有問題的同學舉手向老師提問,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學生掌握晦澀難懂的題目,課堂井然有序。
圖為支教老師為高年級學生上英語課。龔嘉穎 供圖
同時,老師積極為學生梳理本學期語文、數學等課程的知識脈絡,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對難點内容進行再講解、再練習。為了讓孩子更加踴躍的回答問題,隊員們采取了積分制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他們争搶着說出自己算出來的答案:“這題是5”、“這題是6”、“老師,我算出來了,這題是5”,一個個踴躍的回答給老師莫大的鼓勵,也對其他的學生有所激勵。
趣味科普:給孩子種下科學種子
聲音是怎麼産生的?這是什麼垃圾?人的性别與什麼有關?怎麼避免帶上小眼鏡?烈火英雄——爆炸産生原因、奇妙騙術——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僞裝高手、切爾諾貝利——核輻射的危害和影響……在課業輔導之餘,支教隊穿插開設系列科普興趣課,通過學生自行“點課”,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兼顧趣味性與科學性的内容被引入課堂教學,通過設計開發探究型、趣味型、互動型青少年科普課程的方式,并結合演示實驗、觀看視頻以及趣味動手實驗,讓原本晦澀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科學知識,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成為他們最喜歡的課程。
在“制作水火箭”的課程中,老師将水打滿進瓶子裡,然後借着打氣泵對瓶内打氣,“咻”一聲,火箭升上天空,平穩地降落在地面上,學生們看見這一幕後激動不已、躍躍欲試。無論哪個同學的“水火箭”飛出去時,學生們都為之歡呼雀躍,絲毫不吝啬自己的贊美。這不僅是拓展了學生們的科學知識領域,更是給學生們埋下了一顆探索科學世界的種子。
細緻關懷:築牢青少年身心健康保護屏障
“同學們,天氣這麼熱,我能不能下河遊泳呢?”“不能下去,很危險!”在孩子們稚嫩的聲音中,防溺水安全課堂開課。同時聚焦消防、飲食、反詐、交通等方的面安全教育,利用課前與課間時間進行常态化安全教育,梯次展開、層層深入,通過一系列安全課堂宣傳教育,幫助孩子們對各類安全知識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心理健康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支教隊根據孩子們成長的特點和所處的年齡段,開設了“獨特的我”、“學會合作”、“控制好我們的情緒”、“告别‘小馬虎’”“學會拒絕 勇敢說不”等心理健康課程,引導學生樹立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面向中高年級學生開設“走進青春期”課程,為學生普及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知識,讓學生正确地認識自己,學會如何交友和與異性同學交往相處。
圖為支教隊進行課外家訪。袁巧 供圖
除了課堂教學,課後的家訪也是本次支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者們走進學生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狀态,與家長們深入交流,從而更好地理解學生的背景和需求,為他們的教育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同時也更是感受到了官塘小學學生家庭的溫暖和人情味。這些家訪不僅僅是了解,更是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美育熏陶:把美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支教隊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舞蹈、音樂、美術等多元化課程,為該校的學生呈現一場獨特且豐富的美育盛宴,以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美術課程充滿創意,設有“創意姓名”、“漆畫書簽的繪制”、“樹葉畫的創作”、“環保創意手工”和“扭扭棒制作眼鏡”等,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音樂課程精彩紛呈,京劇的欣賞與學唱、手勢舞的教學、《感恩的心》等歌曲的演唱,讓孩子們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感受美的氛圍,傳播美的知識,培養美的意識,激發孩子們對美的向往與創造,是能陪伴他們一生的寶貴财富,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己也從中獲得美的滋養。”美術課教師蔣巧巧說到。
圖為高年級版學生表演手勢舞《祖國有我》雷婷 供圖
此外,為讓更多孩子能夠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支教隊還開展了“誦讀千古美文·争做博學少年”朗誦比賽,參賽者們深情朗誦《中華少年》《如果信仰有顔色》《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等愛國誦讀篇目,讓觀衆沉浸在文學的魅力之中。“傳承紅色基因·共慶建軍佳節”文藝彙演更是精彩紛呈,既有同學們的自編自導的原創節目,也有師生溫暖的默契合作,還有老師們集體傾心為同學們打造的溫情瞬間,所有節目都飽含着濃濃的師生情。
三周的時光雖然短暫,但當孩子們寫下:“老師,感謝你的教導,以後我也要當一名老師,像你們一樣。祝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這段話時,支教老師孫秋爽表示:團隊成員收獲的不僅僅是經曆,更多的是與孩子相處的難忘時光;每一位志願者老師便是孩子看向世界的引路人,引領着他們勇敢地邁向未知的明天,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