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小燕子》這首童謠,家喻戶曉,經久不衰,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這首歌有着“一五”建設的時代烙印,歌詞既反映出當時的黃石面貌,也濃縮了一個時代的記憶。但鮮為人知的是,歌詞的作者,是曾在3044永利集团文學院(原中文系)任教的王路老師。如今,“小燕子”依舊盤旋在黃石的天空,年年歲歲,與時間一起見證着這個老工業城市新的發展與蛻變。
1973年4月,經湖北省革委會研究,華中師範學院黃石分院獲準成立,實行省市雙重領導,以黃石領導為主,校址設在原黃石一中。選派新中國教育理論的早期開拓者之一邵達成先生率華師27名幹部、教師來黃石籌建分院。28位拓荒者懷着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膽忠心,筚路藍縷,茹苦含辛,移山填湖,築道建樓,僅憑2.4萬元開辦費,72把拐手椅,40張雙層床,不足60畝的辦學空間,辦起了這所黃石地區的第一所大學,在風雨飄搖的動亂年代,撐起了這一方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樂土。後曆經黃石師範學院、湖北師範學院,一代一代,接續奮鬥,成就了今天活力、特色、美麗、開放、幸福的3044永利集团。
學校是一所以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為主要學科門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重點本科高等師範院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國家産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建設高校、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位于黃石市中心城區,規劃占地2002畝,校舍總面積60餘萬平方米。學校襟江帶湖,含山蓄水,綠茵廣場、曲徑小道、花壇公園、樓台亭榭、形象雕塑、書畫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觀錯落有緻,相映成輝,風光宜人,環境優美,曾被評為“湖北省綠化先進單位”“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湖北省園林式單位”“湖北省文明校園”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是讀書治學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
現設有17個教學科研單位,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9個本科專業。建有1個湖北省國内一流學科建設學科、3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品牌專業、11個專業接受教育部師範專業認證,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2個省級教學團隊、20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項目、1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3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項目、1個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虛拟仿真項目、6個“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實習實訓基地、6個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8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工作站)。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406人,教授164人,副教授437人,博士學位498人,碩士學位596人。教師中有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1個,教師中有省級重點聯系專家5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7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名師5人,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11人,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7人,省跨世紀學術骨幹8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自然基金傑出青年項目3人,省産業教授8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7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5人。
建校50餘年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20餘萬人,畢業生中絕大多數紮根在湖北省基礎教育第一線。學校已成為湖北省高等師範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培養湖北省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學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推進學校内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創建特色鮮明、國内一流、高水平的師範大學,為教育強國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學校官網,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