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追光 榜樣領航——學院2024屆優秀畢業研究生風采展

發布者:3044永利集团發布時間:2024-06-03浏覽次數:63

編者按:“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為獎勵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取得突出成績的應屆畢業研究生,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在研究生培養教育中的激勵引領作用,經學生個人申請,學院評審和學校審核,我院有7名研究生榮獲2024屆“優秀畢業研究生”稱号,在學院老師的大力支持指導下,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書寫了屬于化院研究生的“高光時刻”。

實驗室裡的日夜堅守,實驗推演中的揮斥方遒。他們用知識和毅力錘煉,将理論和實踐并舉;行間字裡,記錄探索科學的奧妙,濃縮點亮世界的力量,他們是學術高峰上的攀登人。畢業季,讓我們走近這些優秀畢業研究生們,讓一束光照亮另一束光,最終彙聚成縷縷“微光”,激勵每一個奮勇前行的青春,讓化院學生榜樣的力量不斷傳承。


物理化學 楊婧

| 個人簡介

楊婧,漢族,籍貫湖北鹹甯,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3044永利集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院2021級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王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半導體光催化。

獲獎情況:獲得2023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校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三次、校研究生綜合單項獎學金“專業實踐先進個人”一次、校“優秀共産黨員”一次、校“優秀研究生”一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ng Yang, Juan Wang*, Guohong Wang, Kai Wang, Jinmao Li*, Li Zhao. In situ irradiated XPS investigation on S-scheme TiO2/Bi2S3 photocatalyst with high interfacial charge separation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thermal catalytic CO2 reduc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 189: 86-95.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10.9)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ng Yang, Juan Wang*, Wenjing Zhao, Guohong Wang*, Kai Wang, Xinhe Wu, Jinmao Li*. 0D/1D Cu2-xS/TiO2 S-scheme heterojunction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performance vi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duced photothermal effect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3, 613: 156083.(SCI中科院大類1區,IF:6.7)

3.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ng Yang, Xinhe Wu*, Zihui Mei, Shuang Zhou, Yaorong Su*, Guohong Wang. CVD assisted synthesis of macro/mesoporous TiO2/g‐C3N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 2022, 6(8): 2200056.(SCI中科院大類2區,IF:7.1)

4. 主持2023年3044永利集团研究生創新科研重點項目:TiO2/Bi2S3 S型異質結光催化劑的制備及CO2還原性能研究(2023Z053)。

| 研途心語

研究生的三年是充滿挑戰的三年,也是增強個人能力、迅速成長的三年。在這三年裡,起早貪黑地完成科研任務、在書桌前熬夜碼字是生活的常态。我們要努力保持陽光心态,遇到事情要向着積極的方面看,專注自身、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當我們回首過往,就會發現,不是成功了才有意義,努力的過程才是最大的意義。無論人生是荊棘密布抑或滿是繁花,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向前。

| 畢業告白

今年是我在3044永利集团求學的第七年。若是經常從化學大樓的窗前向外眺望,就會發現每一年的景色都有新變化——由紅變藍的操場、樓下新修的花壇、寬闊的柏油馬路......在這七年時光裡,我是同校園一同成長的。母校如參天大樹,根深葉茂,曆久彌新。感恩母校多年來對我的培養,感謝王娟老師對我的教導與關懷。如今我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願母校繼續傳承卓越的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更多棟梁之才!


分析化學 梁盼

| 個人簡介

梁盼,漢族,籍貫江西九江,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閩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化學專業。學院2021級分析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賴國松教授,研究方向為生化分析及生物傳感。現已被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獲獎情況:校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一次,校研究生二等學業獎學金一次,校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一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Pan Liang, Jing Li, Zhixiong Pi, Xiuwen Zhang, Xiaoxiao Yu, Guosong Lai*. Hyperbranched RCA-mediated construction of a dendritic DNA nanostructure for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biosensing.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24, 412: 135797 (SCI中科院大類1區, IF:8.4)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Pan Liang, Wan Huang, Can Li, Xin Li, Guosong Lai*. Dual cascade DNA walking-induced “super on” photocurrent response for constructing a novel antibiotic biosensing method.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3, 1264: 341240 (SCI中科院大類1區, IF:6.2)

3.  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梁盼, 賴國松*. 目标物生物識别觸發自主多分支滾環擴增構建比率型熒光生物傳感新方法檢測卡那黴素. 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分析化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 2023年7月, 黃石

4. 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梁盼, 黃灣, 賴國松*. 雙重級聯DNA步行誘導“Super on”光電流響應用于抗生素高靈敏生物傳感檢測. 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 2023年11月, 深圳

| 研途心語

科研,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是一個充滿神秘與挑戰的領域。當我真正踏入這個領域,才深刻體會到其中的複雜與美妙。一個實驗往往需要反複嘗試,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也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但隻要堅持下去,就能看到希望的光芒。此外,科研不僅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還需要廣泛的知識面。隻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隻要保持對科研工作的熱情和好奇心,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我們一定能夠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 畢業告白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在3044永利集团的三年求學之路,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畫卷,每一筆都充滿了故事與收獲。得良師悉心指導,感恩師辛勤撫育。在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下,我的求學之旅充滿了精彩紛呈的瞬間。願未來的我勇往直前,逆風不退。臨别之際,衷心祝願3044永利集团蒸蒸日上,也祝願大家前程似錦!


分析化學 朱婷

| 個人簡介

朱婷,漢族,籍貫湖北羅田,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3044永利集团化學教育專業。3044永利集团2021分析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陳金陽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納米生物傳感。現已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與工程技術專業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獲獎情況:獲得校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兩次、校研究生等學業獎學金一次、校研究生科研成果獎一次、校專業實踐先進個人一次、校學術科技之一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Ting Zhu, Jinyang Chen*, Shasha Zeng, Jintao Chen, Chunjiao Qi. Highly Stable Fluorescent-Traffic-Light Sensor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Tetracycline. ACS Sensors, 2023, 8, 4272-4280.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8.9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 Ting Zhu, Jinyang Chen*, Qingli Chai, Shasha Zeng, Jintao Chen, Chunjiao Qi. Stable and sensitive sensor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based on target-triggered wavelength tuning of fluorescent copper nanocluster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2, 1232, 340453. (SCI中科院大類1區, IF: 6.2)

3. 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朱婷,陳金陽*.基于銅納米簇熒光波長調控構建高靈敏堿性磷酸酶傳感器.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分析化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十四屆學術會議,2021,武漢.

4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朱婷陳金陽*.基于MOF-5包裹銅簇的高穩熒光比率傳感器構建及四環素即時檢測. 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分析化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十五屆學術會議,2023,黃石.

5. 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朱婷,陳金陽*.基于鋅離子觸發銅簇納米凝膠熒光增強及高穩比率傳感器構建及四環素即時檢測.中國化學會第14屆分析化學年會,2023,深圳.

| 研途心語

科研是辛苦的,但也是快樂的。從選題到實驗結果處理到論文撰寫,無疑會遇到很多難題,可能曾經也想放棄過、後悔過。但後面發現科研是一個源源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需要每一次的實驗嘗試,都是對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們追尋着真理的光芒,不畏艱難,不懼失敗。每一個數據的背後,都蘊藏着無數次的努力與堅持。我們珍視每一次的失敗,因為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階梯;我們感恩每一次的成功,因為它們是我們前行的動力。科研,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競賽,更是一場心靈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耐心與專注,學會了堅韌與毅力。我們深知,隻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發現未知領域的瑰寶。

| 畢業告白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在3044永利集团七年的時光讓我收獲頗多,感恩導師陳金陽老師的悉心教導,他亦師亦友,為我點亮科研之光,指引人生之路。同時感恩學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師,讓我在研途之路感覺到溫暖無比。也感恩家人的默默付出與支持。臨别之際,衷心祝願學校與學院越來越好。


分析化學 王佳浩

| 個人簡介

王佳浩,漢族,籍貫陝西渭南,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新疆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院2021級分析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賴國松教授,研究方向為生化分析及生物傳感。

獲獎情況:校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三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ahao Wang, Jing Chen, Wan Huang, Xin Li, Guosong Lai*. Exonuclease-catalyzed recycling and annular four-footed DNA walking amplification-assisted “on-off-super on” signal transition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of kanamyci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4, 246: 115894.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12.6)

2. 參加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王佳浩,賴國松*.基于雙重Exo III催化循環及環狀四足DNA步行機放大的高靈敏抗生素光電化學生物傳感.中國化學會第三十三屆學術年會,2023,青島。

| 研途心語

研究生的時光轉瞬即逝,我們好像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已悄然結束。三年裡,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實驗室忙忙碌碌的“尋寶藏”;還好,時光不負有心人,我們都可以“滿載而歸”,收獲的不僅有知識和技能還有友誼和感動。“路雖遠,行則将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往往面對着數不盡的不如意,有時候或許會焦慮、會委屈,但我們都保持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勇氣,“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學術“攔路虎”,“消滅”了一個又一個情緒“小怪獸”,我們終究會發現“輕舟已過萬重山”,屬于我們的美好永遠在前方等着。讓我們懷揣着期待和夢想,追尋自己向往的彼岸。

| 畢業告白

時光荏苒,轉眼間,研究生生涯已經結束。回首,心中滿是感慨與不舍,同時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三年的學習生活,讓我提高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我結識了一起探讨學術、分享生活的朋友;更讓我遇到了治學嚴謹、和藹可親的導師;讓我能夠擁有這段難忘的經曆。未來日子裡,我将帶着這份期望,勇往直前,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物理化學 邵秀麗

| 個人簡介

邵秀麗,漢族,籍貫四川宜賓,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綿陽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學院2021級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王國宏教授、王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半導體光催化。

獲獎情況:獲得校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兩次、校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一次、校研究生科研成果獎一次、校研究生科研創新獎一次、校優秀研究生一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Xiuli Shao, Ke Li, Jingping Li, Qiang Cheng, Guohong Wang*, Kai Wang*. Investigating S-scheme charge transfer pathways in NiS@Ta2O5 hybrid nanofibers for photocatalytic CO2 conversio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3, 51: 193-203.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16.5)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Xiuli Shao, Kai Wang*, Lingjie Peng, Ke Li, Huizi Wen, Xiaoying Le, Xinhe Wu*, Guohong Wang*. In-situ irradiated XPS investigation on 2D/1D Cd0.5Zn0.5S/Nb2O5 S-schem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simultaneous promotion of antibiotics removal and hydrogen evolution.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22, 652: 129846. (SCI中科院大類2區,IF:5.2)

3. 第二作者發表學術論文:Kai Wang*, Xiuli Shao, Qiang Cheng, Ke Li, Xiaoying Le, Guohong Wang*, Hukun Wang*. In situ-illuminat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S-scheme Ta2O5/ZnIn2S4 core-shell hybrid nanofib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ar-driven CO2 overall splitting. Solar RRL, 2022, 6(11): 2200736.(SCI中科院大類2區,IF:7.9)

| 研途心語

科研的道路,每一步都充滿了驚奇與挑戰。我深刻感受到,科研不僅是對知識的探索,更是對自我能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驗技能,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同時也不斷地思考、總結和持續的學習。科研中的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彌足珍貴的經驗。失敗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科研的艱辛,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成功。科研也教會我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調整心态,如何在失敗中找到新的希望。回首過去,我深感科研的魅力所在。它讓我不斷地成長,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這個世界。

| 畢業告白

時光如梭,轉眼即逝,三年時間不知不覺已到盡頭,在3044永利集团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有過疑惑、收獲和喜悅,這段豐富多彩的經曆有幸得到老師、同學、朋友和家人的鼓勵與幫助。在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繼續帶着在3044永利集团的美好記憶繼續迎接明天的太陽,相信自己,努力把握。


無機化學 康雨薇

| 個人簡介

康雨薇,漢族,籍貫四川成都,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綿陽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專業。學院2021級無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吳奇副教授、趙念博士,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現已被福州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化學專業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獲獎情況:校研究生二等學業獎學金一次、校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兩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Yuwei Kang, Can Yang, Jie Gou, Yaolong Zhu, Qingwen Zhu, Weilin Xu, Qi Wu*. From Cd (SCN)2(CH4N2S)2 to Cd(SCN)2(C4H6N2)2: Controlling Sulfur Content in Thiocyanate System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UV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63: e202402086.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16.6)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Yuwei Kang , Qi Wu*.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24, 498: 215458. (SCI中科院大類1區,IF:20.6)

3.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Yuwei Kang, Can Yang, Jie Gou, Yaolong Zhu, Qingwen Zhu, Qi Wu*. From C4H7N2Ge0.4Sn0.6Br3 to C6H11N2Ge0.4Sn0.6Br3: Effective Modulation of the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Effect and Optical Band Gap by Planar π-Conjugated Organic Cation Size. Inorganic Chemistry, 2024. 63: 2725-2731. (SCI中科院大類2區,IF:4.6)

| 研途心語

追求學術是一段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旅程。它要求我有堅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面對知識的深淵和内心的恐懼。但這些挑戰也塑造了我的堅韌和對知識的渴望。在這條路上,會遇到支持我的夥伴,他們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我也會遇到孤獨和迷茫,但這些時刻教會了我自省和自我激勵。每一次失敗和困惑都是成長和自我認識的機會。研究不僅是對知識的探索,更是對自我的探索。它教會我如何面對困難,保持好奇心和持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超越過去的自己。

| 畢業告白

攜夢想與希望,勇往直前。無論前路如何,将珍此美好回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願諸君前程似錦,未來可期。于人生新階段,續寫己之華章。後會有期,直至永恒。


無機化學 梅靜

| 個人簡介

梅靜,漢族,籍貫重慶雲陽,中共黨員,本科畢業于湖南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院2021級無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吳奇副教授、滕春霖博士,研究方向為電解水催化劑材料的構築及其電催化性能研究。現已被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物理化學專業錄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獲獎情況:獲得校研究生二等學業獎學金兩次、校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一次。

| 學術成果

1.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ng Mei, Yuqing Deng, Xiaohong Chengc*, Xing Wanga*, Qi Wu*.Recent advances in iron-based sulfides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an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4,35,108900.(SCI中科院大類1區,IF:9.1)

2. 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Jing Mei, Yuqing Deng, Xiaohong Cheng, Qi Wu*. Facile and scalable synthesis of Ni3S2/Fe3O4 nanoblocks as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4, 660, 440-448.(SCI中科院大類1區,IF:9.9)

3. 共同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Xin Yu1Jing Mei1, Yeshuang Du, Xiaohong Cheng*, Xing Wang*, Qi Wu*. Engineered interface of three-dimensional coralliform NiS/FeS2 heterostructures for robust electrocatalytic water cleavage. Nano Research, 2024, 17, 4693-4701.(SCI中科院大類1區,IF:9.9)

| 研途心語

學術研究是一場既充滿挑戰又充滿不确定性的旅程。在這條道路上,我深刻體會到,每一步都必須堅實而穩重。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并勇于面對和接受失敗。三年的實驗室時光裡,我學會了耐心等待實驗結果的呈現,更學會了在失敗中尋找原因,不斷調整和優化策略。我逐漸領悟到,學術研究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關乎個人成長和自我反思。我學會了如何高效管理時間,如何在壓力之下保持冷靜,以及如何在團隊中進行有效溝通。學術研究不是孤軍奮戰,它需要團隊的協作和支持,導師和同伴的幫助讓我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也教會了我如何與他人溝通和協作。盡管學術研究的道路充滿了挑戰,但我對它充滿熱愛。我将繼續腳踏實地,保持謙遜和勤奮,堅定地朝着我的夢想前進。

| 畢業告白

時光飛逝,我在3044永利集团的三年裡,收獲了知識與成長。感謝恩師們的耐心指導,家人的堅定支持,同學們的真摯友誼,是你們讓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如此精彩。畢業之際,我衷心祝願湖師繁榮昌盛,同學們前程似錦。願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感謝母校的培養,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銘記教誨,用所學服務社會,為母校争光。祝願母校明天更加美好!



© CopyRight 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黃石市磁湖路11号 電話:0714-6515602 郵編: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