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鄧陽教授應邀莅臨我院為師生作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專題報告。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會,副院長周興旺主持報告會。
鄧陽教授報告的主題為“導向中學生科學家潛質培育的化學課程與教學變革”。他以“科學家潛質與科學素養有什麼關系”導入報告, 指出科學家潛質是科學素養高階樣态,提出了科學家潛質的概念與要素,闡述了科學家潛質要素是科學家探索自然世界的核心特質。鄧教授将這一特質分為“價值追求”“基本觀念”“行動路徑”和“交往關系”,将立志成為科學家的驅動條件概括為“創新人格特質”和“強烈職業期望”,指出科學實踐不僅僅是科學家對自然界的探索過程,還應包括主體之間相互交往的社會化過程,并以貝采裡烏斯、李比希和維勒的關系進行具體說明,以“口罩的變化”生動舉例指出科學家的價值追求。報告最後,他表示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着培養科學觀念和教育觀念的雙重壓力,但這更是一份光榮的責任與使命。報告結束後,鄧陽教授就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與讨論。
今年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學院将舉辦系列教學改革學術報告,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模式與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大讨論,為修訂新一輪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好準備。
專家簡介:
鄧陽,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桂子青年學者”,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學術委員會理事,全國化學教師教育中心研究生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化學教育、科學教育、教師教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曾榮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湖北省高校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華中師範大學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竟賽一等獎。在SSCI、CSSCI源刊等發表論文近40篇,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